计算机原理课程是一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它以微型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开发为导向,以Intel 8086/8088微处理器为背景,结合微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旨在让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一定的微型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设计和开发能力,以及适应微型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内容通常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详细阐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部件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此外,课程还会介绍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带符号的二进制数据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方法、定点数及浮点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数据校验方法、内存的读写原理、内存的扩展技术、指令系统、微程序工作原理、硬布线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等。
计算机原理课程在计算机技术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对于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全局观和深刻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机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既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又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是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开设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