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魔6:
通过液冷和风扇等措施降低机身温度,具备165Hz高刷新率和18000转/分高速离心风扇。
黑鲨4 Pro:
配备两块大面积液冷散热单元,覆盖主板两面热源,散热能力提升30%,支持120W快充。
联想拯救者2 Pro:
内置双涡扇液冷散热系统,快速散发内部热量,配备5500mAh大容量电池。
小米11 Ultra:
使用大面积VC导热板,热效率比凝胶提升100%,支持67W无线充电。
一加9 Pro:
采用五层立体散热系统,实现整机均匀散热,屏幕为2K分辨率和10bit色彩。
iQOO 7:
配备4096平方毫米均热板和4K级动力泵液冷散热,支持双超线性大振感喇叭。
真我GT:
拥有3D钢化液冷散热系统,核心温度降幅达15℃,机身轻薄。
OPPO Ace 2:
采用“T型”VC均热冷凝铜板,多热源覆盖同步散热。
iQOO Neo3:
搭载11层超级液冷散热系统,结合液冷热管、高导热铝合金和多层石墨。
华为P40 Pro:
使用石墨烯材质,具有耐高温和良好的导热性。
一加Ace 2:
配备5177mm²超大面积八通道全贯穿VC、新一代高性能石墨和6355mm²超大面积散热黑科技相变石墨烯。
小米MIX4:
采用石墨烯均温板,散热面积高达11588平方毫米。
荣耀X10:
使用石墨烯散热技术,确保长时间使用的顺畅性。
中兴Axon40 Ultra:
同样采用石墨烯散热技术,快速传导内部热量。
魅族18X:
通过贯穿式铜管和石墨烯热层实现多重辅助散热。
OPPO K9 Pro:
配置立体双扬声器,提供沉浸式听觉体验,并拥有深度调校的线性马达。
iQOO 13:
搭载“极寒冰川双路冷却系统”,具有超大面积覆盖和创新设计布局。
OPPO Find X8:
配备天玑9400旗舰芯片和卓越的散热性能。
vivo X200 Pro mini:
使用“冰极冷却系统”,结合VC和石墨,实现高效散热。
小米15:
引入“翼型回旋冷泵散热系统”,提升散热表现。
荣耀Magic7:
配备“多维液冷冷却系统”,结合悬瀑3D双擎VC。
真我GT6:
采用双VC冰芯散热系统,总面积高达11472mm²。
Redmi K70 至尊版:
搭载骁龙8Gen3处理器和高效的散热系统。
这些手机通过不同的散热技术,如液冷、风扇、石墨烯等,确保手机在高负荷运行时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提供更好的性能和稳定的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