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犯罪的手段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犯罪手段:
数据欺骗:
非法篡改数据或输入假数据,以误导系统或用户。
特洛伊木马术:
非法装入秘密指令或程序,由计算机执行犯罪活动。
香肠术:
利用计算机从金融银行信息系统上一点一点窃取存款,如窃取各户头上的利息尾数,积少成多。
逻辑炸弹:
输入犯罪指令,以便在指定的时间或条件下抹除数据文卷,或者破坏系统功能。
寄生术:
用某种方式紧跟拥有特权的用户打入系统,或者在系统中装入“寄生虫”。
超级冲杀:
用共享程序突破系统防护,进行非法存取或破坏数据及系统功能。
异步攻击:
将犯罪指令掺杂在正常作业程序中,以获取数据文件。
废品利用:
从废弃资料、磁带、磁盘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或可供进一步进行犯罪活动的密码等。
截获电磁波辐射信息:
用必要的接收设备接收计算机设备和通信线路辐射出来的信息。
电脑病毒:
将具有破坏系统功能和系统服务与破坏或抹除数据文卷的犯罪程序装入系统某个功能程序中,让系统在运行期间将犯罪程序自动拷贝给其他系统。
伪造证件:
如伪造他人的信用卡、磁卡、存折等。
网络扫描:
利用各种扫描工具找出目标主机上的各种信息和漏洞等,为下一步攻击作铺垫。
口令攻击:
通过盗窃用户的密码文件,然后通过专门的解密工具来完成密码的破解。
陷门:
在程序员设计程序时,故意设置的秘密入口,用户往往不知道其存在,但可能被计算机犯罪分子发现并利用。
搭线窃听:
通过截获和分析通信线路上的信息来获取敏感数据。
拒绝服务攻击:
通过大量请求使目标系统过载,导致其无法正常运行。
制作、传播非法有害信息:
包括利用互联网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利用互联网传播教授犯罪方法罪,利用互联网散播谣言、发出威胁危害社会稳定和正常生活秩序等。
利用计算机技术攻击他人计算机或网络系统:
破坏其正常运行并且堵塞网络,控制受害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从事各种非法活动。
金融系统计算机犯罪:
对金融系统的程序和数据进行物理破坏,利用金融系统的管理漏洞进行作案。
利用计算机网络危害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合法权益:
包括在网上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或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
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和管理:
包括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等。
这些手段展示了计算机犯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简单的数据篡改到复杂的网络攻击,再到利用计算机作为犯罪工具的传统犯罪。为了有效打击计算机犯罪,需要综合运用技术手段、法律手段和教育手段,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