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式计算机是一种 机械式计算工具,它通过用户手动摇动手柄来驱动内部齿轮系统完成数学运算。这种计算机在20世纪初期非常流行,主要用于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尤其是在没有电力供应的情况下。手摇式计算机的使用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数学技能,因为它们通常只能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对于更复杂的运算,如三角函数和对数,则需要通过查表或使用其他辅助工具来完成。
手摇式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由瑞典发明家奥涅尔在俄国制造。奥涅尔发明的齿数可变的齿轮计算机是这种设备的前身,其结构和外观更接近现代台式手摇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前一直是一种主要的计算机器,但由于其功能有限,最终被更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所取代。
在中国,手摇式计算机在“两弹一星”项目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上海计算机打字机厂制造的飞鱼牌机械式计算机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些计算机在导弹事业起步时期承担了繁重的计算任务,并取得了大量成果。
总的来说,手摇式计算机是一种重要的计算工具,虽然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但它在计算机科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展示了人类在缺乏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如何依靠智慧和创造力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