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提高审计效率: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不断增多,审计项目也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量需求。计算机审计能够显著提高审计效率,帮助审计机关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完成更多的审计任务。
审计作业规范化:
计算机辅助审计(CA审计)通过使用专门的审计软件,如“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能够规范审计流程,统一审计内容,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一致性。这些系统提供了严格的审计步骤和统一的模板,减少了人为错误,提高了审计作业的规范化水平。
审计线索隐蔽性: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下,审计对象由传统的纸质凭证、账簿和报表转变为存储在计算机中的电子数据。这些电子数据具有无形性、易修改性,不留审计线索,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计算机审计能够更有效地发现和分析这些隐蔽的审计线索,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应对电算化会计挑战:
随着电算化会计的发展,企业通过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量剧增,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计算机审计能够应对这一挑战,实现对海量电子数据的审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保障信息系统安全:
随着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审计不仅包括对电子数据的审计,还包括对信息系统本身的审计,确保其合法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适应信息技术发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审计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审计机关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全面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发挥审计监督的应有作用。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已成为审计人员必备的技能。
确保财务报表真实性:
很多财务数据来源于IT系统,如果这些系统存在故障或错误,将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计算机审计能够检查IT系统,确保数据源头正确,保障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开展计算机审计对于提高审计效率、规范审计作业、应对电算化会计挑战、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适应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确保财务报表真实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审计机关和企业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计算机审计技术,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审计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