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电子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其技术参数如下:
研制时间 :1983年12月22日。技术特点
运算速度:
每秒1亿次以上。
字长:64位。
存储容量:200万字节。
功能:石油、地质勘探、中长期数值预报、卫星图像处理、计算大型科研题目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手段。
系统组成
由7个机柜组成的圆柱形机器。
硬件系统向量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亿次以上,软件系统内容丰富,功能较强,使用方便,性能先进。
技术鉴定
1983年5月以来,国务院电子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组织全国29个单位的95名计算机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成立“银河计算机国家技术鉴定组”,并分成7个小组对“银河”机进行全面、严格的技术考核。结果表明,26道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正确性考题,先后计算3遍,数据完全相同,结果正确,精度符合要求。
国际地位
“银河”巨型计算机的问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成功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之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
银河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不仅填补了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空白,而且对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作用。后续银河系列计算机在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功能上不断突破,使中国在这个领域保持了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