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计算机,也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时间跨度从1964年到1971年。这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包括:
硬件组成:
逻辑元件主要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和SSI),这意味着数千个逻辑门被集成到一块硅片上,大大缩小了计算机的体积,降低了功耗,提高了集成度和可靠性。
存储器:
主存储器依然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如磁芯存储器,但存储容量和速度都有所提升。
运算速度:
运算速度显著提高,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基本运算。
软件发展:
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方面有了显著进步,例如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
代表机型:
这一时期的代表机型包括IBM-360等,它们采用了集成电路技术,代表了计算机设计的新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的出现,为后续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