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相对原理是 存储程序和控制。这一原理最初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因此也被称为冯·诺依曼原理。
具体来说,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存储程序:
将控制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中。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在内存中。
程序控制:
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进行规定的操作,完成指令的功能。这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直到程序执行完毕才停止。
指令执行:
计算机在执行指令时,会根据指令中的地址从存储器中取数,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然后将结果送到指定的存储器地址中。这个过程不断循环,直到所有指令执行完毕。
流水线技术:
为了提高CPU执行指令的速度,现代计算机采用了流水线技术。流水线技术将不同指令的各个步骤通过多个硬件处理单元进行重叠操作,从而实现几条指令的并行处理,以加速程序运行过程。
总结起来,计算机的相对原理是通过存储程序和控制的方式,自动地、顺序地执行指令,完成各种计算任务。这一原理是现代计算机设计的基础,决定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