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 是 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的缩写,它是一种在数据链路层实现的协议,主要用于通过串行线路(如电话线、光纤、无线等)进行计算机之间的直接通信。PPP 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制定的标准协议,广泛应用于网络连接中,如拨号连接、虚拟专用网络(VPN)等场景。
PPP 协议的主要特点包括:
简单性:
PPP 协议设计简洁,易于实现和使用。
灵活性:
PPP 支持多种物理介质和传输方式,包括串行线路、光纤等。
可靠性:
PPP 提供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包括错误检测和纠错机制。
多协议支持:
PPP 可以封装多种网络层协议,如 IP、DECnet 和 IPX 等。
链路控制:
PPP 包含链路控制协议(LCP),用于建立、配置和维护链路连接。
网络控制:
PPP 具有网络控制协议(NCP),用于协商网络层选项和参数。
PPP 协议在 TCP/IP 协议集中作为数据链路层协议,替代了原来的非标准协议 SLIP,提供了更完善的解决方案。通过使用 PPP,用户可以通过拨号或专线方式建立可靠的点对点连接,并通过封装不同协议的数据包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