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科学中,“保护”是指 控制程序、进程或用户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访问的机制。保护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以下是一些关于计算机保护的关键点:
保护目标
防止用户的恶意操作。
以规定的策略一致的方式使用系统资源。
保护原则
最小特权原则,即每个进程或用户只能访问其所需的最小资源。
保护域
一个计算机系统是进程和对象的集合,对象分为硬件对象和软件对象。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名字,而域结构定义了一个集合,集合的元素是对象和运用于集合中每一个对象上的操作的类型。在一个对象上执行一个操作的权限是一种访问权限,一个域是一个访问权限的集合。
操作系统中的保护
操作系统通过多种机制确保只有从操作系统中获得了恰当授权的进程才能够操作对应的文件、内存段、CPU和其他资源。
系统保护
定期创建和保存计算机系统文件和设置的相关信息,保存已修改文件的以前版本,并在发生重大系统事件之前创建这些还原点。这有助于在系统出现问题或需要恢复到之前状态时,能够快速恢复。
计算机安全保护
包括防范计算机病毒、防范计算机黑客攻击、保护网络安全、构建安全的密码以及网络安全威胁的学习与防范等方面。这些措施旨在确保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损坏、篡改或泄漏,从而保障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常用保护方法
包括虚拟机、影子系统、硬盘保护、硬盘隐藏分区、硬盘保护卡等。这些方法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来保护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综上所述,计算机保护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概念,涉及操作系统设计、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通过综合运用各种保护机制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