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通常可以分为 七层,具体层次如下:
硬联逻辑级:
这是计算机的内核,由门、触发器等逻辑电路组成,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
微程序级:
这一级的机器语言是微指令集,程序员用微指令编写的微程序,一般由硬件直接执行。
传统机器级:
这一级的机器语言是机器指令集,程序员用机器指令编写的程序可以由微程序进行解释。
操作系统级: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传统机器中的软硬件资源,是传统机器的延伸。
汇编语言级:
这一级的机器语言是汇编语言,完成汇编语言翻译的程序叫做汇编程序。
高级语言级:
这一级的机器语言是各种高级语言,通常用编译程序来完成高级语言翻译的工作。
应用语言级:
这一级是为了使计算机满足某种用途而专门设计的面向问题的应用语言。
另外,从网络通信的角度,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也将整个网络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
物理层:
负责在局部局域网上传送数据帧,管理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通。
数据链路层:
负责建立和维护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
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确保数据能够跨越不同的网络。
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会话层:
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表示层:
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和加密。
应用层:
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
这两种划分方式虽然名称和部分层次相同,但侧重点和应用场景不同。计算机系统的七层结构更多是从计算机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指令执行的角度进行划分,而OSI七层模型则是从网络通信的功能角度进行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