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舞弊是指 以计算机及相应设备、程序或数据为对象,通过故意掩盖真相、制造假象或以其他方式欺骗他人、掠取他人财物或为其他不正当目的而施行的任何不诚实、欺诈的故意行为。这种舞弊行为可能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输入类计算机舞弊:
主要发生在系统的输入环节上,通过伪造、篡改数据,冒充他人身份或输入虚假数据达到非法目的。
软件类计算机舞弊:
通过非法改动计算机程序,或在程序开发阶段预先留下非法指令,使得系统运行时处理功能出现差错,或程序控制功能失效,从而达到破坏系统或谋取私利的目的。
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
利用计算机编制程序进入其他系统进行舞弊,或者利用计算机进行偷窃等。
会计电算化系统舞弊:
包括非法改动业务数据、软件程序或文件,以及非法改动或窃取输出结果等。
计算机舞弊的特点包括:
隐蔽性:舞弊者多采用高技术、高智能的计算机手段,作案时不留痕迹,且作案时间地点不受限制。
复杂性:舞弊手段多样,涉及软件编程、系统操作、数据篡改等多个方面。
经济损失大: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殊性,舞弊带来的经济损失通常较大,且恢复系统困难。
为了防范计算机舞弊,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以及健全相关的法制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