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代:
第一代(1946-1956年):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年,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每小时,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主要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
第二代(1956-1964年):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缩小,功耗降低,提高了速度和可靠性,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等领域,代表机型有贝尔实验室的TRADIC计算机。
第三代(1964-1972年):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这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减小,功耗、价格等进一步降低,而速度及可靠性有更大的提高,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到几千万次,代表机型有DEC公司的PDP-8。
第四代(1972年至今):
大规模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这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是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十亿次,应用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代表机型有IBM的System/360和Sun Microsystems的Sol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