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及应用主要涵盖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基本知识、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具体内容包括: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的物理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
硬件系统的各个组件如何通过主板上的总线系统相互连接,共同协作完成计算任务。
计算机软件
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OS)、设备驱动程序等,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提供基本服务。
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针对特定应用需求而开发的软件。
计算机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
计算机的应用还包括信息管理、实时控制、办公、生产自动化、电子商务、辅助设计(CAI)、辅助设计(CAD)等。
计算机工作原理
指令与指令周期:指令是计算机进行操作的命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指令周期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三个阶段。
计算机工作过程:通过不断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实现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
计算机系统组成
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主要有内存和外存之分,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外存主要有硬盘、软盘等。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如创建、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等。
任务管理,如查看正在运行的程序和进程,结束无响应的程序,调整程序的优先级等。
系统设置,如更改桌面背景、屏幕分辨率、系统日期和时间、输入法等。
办公软件的应用
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应用、多媒体基本知识、数据库查询、窗体与报表的创建等。
计算机网络
将多台计算机或设备通过通信介质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包括防止病毒、恶意软件攻击、数据加密等。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主要学习内容涵盖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系统软件知识、程序设计概述、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文件与文件夹管理、局域网的连接与使用、电子邮件的收发、搜索引擎的高级功能及基本应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应用、多媒体基本知识、数据库查询、窗体与报表的创建等。
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学生可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能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后续的专业学习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