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生错误被称为“bug”的原因 源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在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在使用艾肯继电器式计算机时,发现一只飞蛾飞进了计算机,并导致计算机的一个继电器短路了。这次计算机故障的确是一个“bug”,于是,“bug”就成了“故障”的代名词。
具体来说,哈佛大学霍华德·海撒威·艾肯博士领导制造成功的Mark II计算机在1947年9月9日出现故障,经过检查发现是一个继电器中卡住了一只飞蛾而造成的短路。葛丽丝·穆雷·霍普将这只飞蛾残骸粘贴在了日志上,记录下了这次错误,从此人们便逐渐用Bug来称呼计算机程序错误。
此外,程序中隐藏的功能缺陷或错误也被称为“bug”,程序员在编写代码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可能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运行或产生意外的结果。这些错误被称为"bugs",并且需要程序员进行调试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