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考试,全称为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的国家级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正地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因此,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既是职业资格考试,又是职称资格考试。
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包含软件、网络、应用技术等27个考试科目。考试内容涵盖计算机与软件专业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工程实践等多个方面。通过考试,考生可以获得相应级别的资格证书,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从获得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实施了十多年,累计参加考试的人数已超过150万人。该考试由于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得到了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同,并为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和提高各类IT人才的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考试合格者将颁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用印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该证书在全国有效,合格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满前3个月内,持证者应到信息产业部认定的当地证书登记机构进行登记。
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每年组织两次,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考试的资格不尽相同。大部分资格每年举行1次考试。初级与中级资格考试一般分上下午两场(分别考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两个科目),高级资格考试分上午一场(综合知识科目)和下午两场(案例分析科目和论文科目)。大部分科目考试采用笔试形式。信息处理技术员应用技术科目需要上机考试。同一级别的各个科目全部及格才能合格。
建议您根据自己熟悉的专业情况和水平选择适当的级别报考,提前了解并熟悉考试大纲、教材、辅导用书等内容,以便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