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分类方法及其对应的计算机类型:
按处理数据的类型
模拟计算机:处理连续量的数值,运算过程是连续的,由于受元器件质量影响,计算精度较低,应用范围较窄,目前已很少生产。
数字计算机:处理离散的数字量,运算过程按数字位进行计算,具有逻辑判断等功能,又称“电脑”。
数字和模拟计算机:结合了模拟和数字两种计算机的特点。
按性能和规模
巨型机:速度最快、处理能力最强的计算机,通常用于大型科学计算和模拟系统、战略防御系统等领域。
大型通用机:通用性强,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和综合处理能力,主要应用于科研、商业和管理部门。
小型计算机:性能和价格介于PC服务器和大型主机之间的一种高性能64位计算机,在中国,小型机习惯上用来指UNIX服务器。
微型计算机: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功能强,是计算机的主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工作站:一种高档的微型计算机,通常配有高分辨率的大屏幕显示器及容量很大的内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主要面向专业应用领域,具备强大的数据运算与图形、图像处理能力。
服务器:在网络环境下为网上多个用户提供共享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的一种高性能计算机,具有稳定性高、性能强大、数据存储容量大等特点。
按用途
通用计算机:能适用于一般科学运算、学术研究、工程设计和数据处理等广泛用途的计算,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均指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为适应某种特殊应用而设计的计算机,运行程序不变、效率较高、速度较快、精度较好,但不宜做其他应用,如飞机的自动驾驶仪、坦克上的火控系统中用的计算机。
按发展历史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硬件方面采用真空电子管,软件方面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操作系统、应用领域扩展到工业控制。
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年,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按其他标准
超级计算机: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一类计算机,应用于国防尖端技术和现代科学计算中,如“天河一号”。
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智能化控制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这些分类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一种计算机可以同时属于多个分类。例如,一台超级计算机既可以被认为是巨型机,也可以被认为是超级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