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计算机的产生主要归因于 晶体管和磁芯存储器的使用。1948年晶体管的发明,在1956年首先被应用于计算机中,这一创新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晶体管取代了体积庞大的电子管,使得电子设备的体积不断减小,运算速度大幅提升,同时功耗降低,性能更加稳定。
具体来说,第二代计算机出现在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其电路板上装有独立的晶体管和磁芯存储器。这些机器一直到1960年代末以前都是主流设计。1957年12月18日,IBM发售的608是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晶体管计算机。此外,1958年IBM公司制成了第一台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RCA501型,标志着第二代计算机正式登上舞台。
综上所述,第二代计算机的产生是晶体管技术应用于计算机设计的结果,这一技术革新不仅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还为后续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