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计算机是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时间跨度大约从1946年到1958年左右。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主要采用电子管作为电路元件,因此也被称为真空管计算机。由于电子管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低、存储容量小且可靠性差,这些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军事和财务等方面的计算。
具体来说,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名为“埃尼阿克”(ENIAC),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制成。它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
在这个时期,计算机的发展有三个显著特点:
由军用扩展至民用:
早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随着技术的进步,开始逐渐应用于商业和日常生活中。
由实验室开发转入工业化生产:
计算机从实验室研究逐步转向工业化生产,使得计算机得以大规模制造和应用。
由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和事务处理:
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从单纯的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和日常事务处理。
此外,这个时期的计算机还采用了“程序存储”的概念,即把常用的基本操作制成电路,并用数代表这些操作,使得计算机能够自动执行程序。这一概念由冯·诺伊曼提出,被誉为电子计算机史上的里程碑。
综上所述,第一代计算机时代主要是以电子管为关键元件的计算机发展阶段,从1946年持续到1958年左右,期间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技术革新和应用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