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计算机在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中期出现,以晶体管替代了原先的真空管,并带来了以下主要作用与特点:
体积缩小与能耗降低:
晶体管计算机的体积和能耗相较于使用真空管的计算机大幅减少,使得计算机更加小型化和节能。
计算速度与可靠性提升:
晶体管的使用极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并增强了计算机的可靠性。
存储介质的发展:
第二代计算机开始使用磁带和磁盘作为存储介质,大大提高了数据存储和访问的效率。
高级语言的出现:
这一时期出现了更高级的编程语言如COBOL和FORTRAN,这些语言以单词、语句和数学公式代替了含混的二进制机器码,使计算机编程更加容易。
广泛应用:
第二代计算机在商业和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商业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的发展。
外部设备的发展:
第二代计算机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一些外部设备,例如打印机、磁带、磁盘、内存和操作系统等,增强了计算机的适应性和功能性。
综上所述,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晶体管技术实现了计算速度、可靠性和节能性的显著提升,并推动了计算机在商业和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为更高级编程语言的出现和外部设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