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怎么和计算机结缘

时间:2025-01-24 12:50:29 单机攻略

行之始

1995年,父亲花了6000多元买了一台486计算机给我,陪伴了我3年的高中生活。

用BASIC语言写了很多无聊的东西,为了拷贝《仙剑奇侠传》用ARJ压缩软件分卷拷贝到了14张5寸盘里。

用修改内存工具在游戏中识别并锁定生命值等,尝试过用DBASE弄数据库。

大学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大学期间可以用VB写Windows程序,用ASP+COM+SQL SERVER写论坛程序,并发布出去。

研二时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到一家软件公司兼职写电信IDC机房WEB管理端。

2003年,已经可以使用微软.NET技术。

小学到初中

小学二年级,第一次进入机房,被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吸引。

初中,通过表哥了解了各种单机游戏,如连连看、抢滩登陆2003、红色警戒等。

高中,因为山西省高中会考有计算机这一科,开始学习VB课程,虽然一开始觉得编程很痛苦,但逐渐产生了兴趣。

高中到大学

高中,母校有计算机机房,父亲买了小霸王学习机,激发了对计算机的兴趣。

大学,本科学的是信息学,经济信息管理方向,计算机原理和数据库管理是专业课。

大学期间,通过图书馆自学,形成了管理学、经济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的知识结构。

兴趣驱动

初中,因为贪玩和调皮捣蛋,上了职高,开始了解计算机的一些软件和硬件知识。

高考后,选择计算机专业,因为信息化时代的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

大学期间,通过实际项目和兼职工作,深入学习了计算机知识,并获得了实际工作经验。

意外选择

高考结束后,原本想学其他专业,但最终阴差阳错报了计算机工程软件技术。

大学期间,因为学校会计课和电脑课的安排,决定学好电脑,并最终接下了所有电脑操作任务。

这些故事表明,与计算机结缘往往是因为早期的兴趣激发、家庭影响、个人努力以及偶然的选择。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们逐渐深入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