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使用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CPU,而是 量子芯片。量子芯片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构建的,以量子比特(qubit)为基本单位,而量子比特是由一个物理系统的两个能级所构成,其行为遵循量子规律。
目前,量子计算机的量子芯片有多种物理制备体系,包括超导体系、半导体体系、离子阱体系、光学体系、中性原子体系和拓扑体系等。一些具体的量子处理器实例包括:
D-Wave Two:
由439个量子位组成,用于实验的对比。
IBM Osprey:
运行速度为433个量子比特。
IBM Condor:
时钟数量达到了1121个量子比特。
谷歌“垂柳”:
105比特超导量子处理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祖冲之三号”:
具有105个量子比特,处理器的各项性能指标与谷歌“垂柳”处理器相当。
因此,量子计算机的计算核心是量子芯片,而非传统计算机中的CPU。量子芯片的设计和制造涉及复杂的物理和工程原理,以实现量子比特的高保真度和低错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