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室应具备以下设施和特点:
空间布局
计算机室是企事业单位等场所重要的功能性空间,用于存放大量计算机设备,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计算环境。建议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以确保设备的布局和维护作业的顺利进行。选址时应避免震动、尘埃过多和潮湿环境,并方便设备的运输和日常维护。
设备与机柜
根据设备数量和空间利用率考虑,建议使用19英寸的标准机柜。机柜的数量和高度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并合理安装配线槽、电源插座等配件。同时,在机柜上方设置支架,用于存放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电源与散热
建议使用稳压、稳流的电源设备,并设置UPS(不间断电源)以应对突发停电等情况。同时,应合理布置插座,便于设备的插电和管理。计算机室应配备空调和散热系统,空调系统应能提供足够制冷能力,以保持室内温度在适宜范围内。散热系统则可采用风扇、散热片等设备,对机柜内的设备进行冷却。
安全与监控
应配置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以控制人员进出并监控机房内的活动。同时,设置防火墙,保护计算机设备免受火灾等危险。
网络连接
建议使用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网络布置,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畅通和网络的可靠性。同时,应合理设置VLAN(虚拟局域网)和子网,分隔不同部分的计算机设备。建议使用光纤进行网络布线,光纤具有高速、稳定的传输特性,并能有效抵抗电磁干扰。在布线时,应合理规划光纤的走向和长度,确保信号质量和可靠性。
网络安全
应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网络免受外部攻击。此外,还应进行网络隔离和流量控制,限制非授权访问和恶意活动的发生。
环境要求
计算机教室的环境要求包括:电源:三相四线,电源电压220×(1±10%)V,电源频率50Hz。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不大于90%。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8小时。照明:每位学生的书写照度不应低于200Lx,教师台面上方宜设置局部照明,书写(应选用无尘的白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Lx,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书写板面上的灯对学生和教师均不得产生直接眩光。合理调整计算机教室的照明与计算机屏的照度关系。遮光:计算机室应配备窗帘。换气:换气次数不低于3次/h,并应采取各种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措施,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宜有抗强电磁场干扰的措施,地板材料宜防静电。计算机教室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计算机教室内要有足够的光照度,亮度均匀,无眩光。
管理与维护
计算机室应有专人管理及维护,工作必须认真负责。计算机教室设备要建账,做到账物相符。计算机教室要设立登记制度,上机记录要认真填写。计算机要定期维护,及时抢修,要经常保持设备完好。要经常注意排除隐患,防火防盗设施要完备,下班前要关闭电源,锁好门。
这些设施和特点共同构成了一个现代化、高效、安全的计算机室,能够满足各种计算机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