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计算机,也称为第二代计算机,是一种 使用离散晶体管取代真空管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标志着计算机技术的巨大进步。与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真空管相比,晶体管具有更小、更稳定、更耐用和更节能等优点。晶体管计算机的基本逻辑元器件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内存储器大量使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此外,计算机软件技术也有了较大发展,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并开发了如Ada、FORTRAN、COB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使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晶体管计算机的出现不仅推动了计算机硬件的革新,还促进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成为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基石之一。1957年12月18日,IBM发售的608是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晶体管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