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安全技术是指 通过技术手段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攻击、破坏、数据泄露等威胁,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的技术。这一定义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物理安全、软件安全、数据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密码学以及实体和运行环境的安全等。
具体技术包括:
物理安全:
保护计算机设备及其他设施免受地震、水灾、火灾、飓风、雷击、电磁辐射和泄露等危害,采取的措施包括维护技术和高可靠性、高安全的产品等。
软件系统安全:
保证计算机程序和文档资料免遭破坏、非法复制和非法使用,涉及口令控制、鉴别技术、软件加密、压缩技术、防复制、防跟踪技术等。
数据信息安全:
保护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数据文件和所有数据信息免遭破坏、修改、泄露和窃取,包括身份识别技术、口令、指纹验证技术、存取控制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等。
网络安全:
致力于解决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术、网络结构安全分析技术、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管理安全分析技术及其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策略。
密码学:
涉及隐藏(加密)和破译(解密)信息的实践与研究,现代密码学主要跟计算机科学相关,很多加密和解密算法都是基于它们的计算复杂性。
运行环境安全:
包括风险分析、审计跟踪、备份与恢复和应急,以保证计算机能在良好的环境里持续工作。
防病毒技术:
通过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等措施,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和传播。
防雷击技术:
通过安装避雷设备、接地系统等措施,防止雷电对计算机设备造成损坏。
防电磁泄露技术:
通过采取电磁屏蔽、滤波等措施,防止计算机设备中的信息被窃取或泄露。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有助于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系统,保护数据免受各种威胁,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