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的来历与一个远古时代的怪兽“年”的传说紧密相关。以下是关于拜年由来的详细描述:
怪兽“年”的传说
“年”是一种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就会出来吃人。
人们为了躲避“年”,会在门口挂上肉,然后关上大门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离去,人们才敢出门。
拜年的起源
人们在初一早晨出门后,会互相作揖道喜,互相祝贺对方未被“年”吃掉,久而久之,这种习俗演变成了拜年。
古时候,拜年的含义不仅包括向长者拜贺新年,还包括向同辈亲友施礼道贺。
历史传承
拜年习俗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处理程咬金和尉迟恭的矛盾,采纳了魏征的建议,大年三十以后放假,初一大家需要互相拜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拜年的形式逐渐多样化,除了亲自拜访外,还会通过写信、送贺年片等方式来表达新春的问候。
现代拜年
现在,拜年的方式已经演变成了多种多样,包括电话拜年、发短信、发微信、视频通话等,但核心的习俗仍然是互相祝贺和表达美好祝愿。
综上所述,拜年的来历源于古代人们对怪兽“年”的恐惧和躲避,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互相祝贺和表达美好祝愿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