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后的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5-01-17 21:43:16 热门攻略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羁押后,将经历以下程序:

公安机关侦查阶段

公安机关可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

经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的,经申请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

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内做出是否起诉的决定,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再延长半个月。

若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

检察院在确认案件证据充分可以起诉后,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人民法院审理阶段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后,二到三个月内进行判决。

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殊情况时,经上一级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还需要延长的,则需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取保候审程序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家属及辩护律师可以向办案机关提交取保候审书面申请。

办案机关将对申请进行审查,评估是否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如犯罪嫌疑人是否可能逃避司法追究等。

如申请获批,办案机关将决定取保候审,并确定担保方式,如保证金或保证人。

被取保候审人需遵守相关规定,并定期向办案机关报到。

羁押必要性审查

人民检察院应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如发现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建议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这些程序确保了司法程序的正当性和效率,同时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建议犯罪嫌疑人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与律师的沟通,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