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预审之后的程序主要取决于是在哪个领域或情境下进行的预审。以下是几种不同情境下的后续程序:
工程招标资格预审后的程序
编制资格预审公告,包括招标条件、项目概况、招标范围、资格预审、投标文件递交、招标文件获取、投标人资格要求等内容。
在工程交易中心网站发布招标公告,公告在媒体或网站发布的有效时间为5个工作日。
刑事案件预审后的程序
预审后,案件会移交检察院,由检察院起诉到法院进行公开审理。
开庭审理是法院在完成审判前的准备工作之后,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公开宣判和闭庭等阶段。
专利预审后的程序
专利预审通过后,申请人需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正式提交专利申请,并获得一个专利申请号。
申请人需要在线完成专利申请费用的缴纳,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号及缴费成功的截图或凭证提交至预审管理平台或保护中心。
保护中心会核实申请信息无误后,对申请进行标注并提交至国家知识产权局,进入快速审查通道。
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资格预审和后审
资格预审是在开标前,由资格审查委员会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合格者可参加正式投标。
资格后审是在开标后的评标阶段,由评标委员会对中标候选人进行的资格审查,评审合格的投标文件进入详细评审。
总结:
工程招标:编制并发布资格预审公告,等待潜在投标人提交申请并进行审核。
刑事案件:预审后移交检察院,由检察院起诉并进行公开审理。
专利申请:预审通过后正式提交专利申请,进行费用缴纳和后续审核。
招标投标:预审后进入评标阶段,进行资格后审。
建议根据具体项目类型和所在阶段,明确后续程序和要求,以确保流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