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辩程序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01-17 21:53:58 热门攻略

抗辩程序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抗辩的定义

抗辩是指在另一方提出诉讼主张后,对该主张予以否认并做出说明。在诉讼中,被告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提出自己的异议或反驳意见,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或指出原告的诉讼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

抗辩的分类

抗辩可以分为程序抗辩和实体抗辩。程序抗辩主要从诉讼程序上进行抗辩,例如受理条件、诉讼时效、管辖权、重复起诉、证据效力等。实体抗辩又分为事实抗辩和权利抗辩。事实抗辩是对原告权利本身的抗辩,比如权利未形成、不存在,或者对方的权利曾经发生过,但因某种事由已消灭;权利抗辩则是针对对方请求权的抗辩,例如主张对方的权利已经消灭或不存在。

诉讼时效抗辩程序

诉讼时效抗辩程序的规定是: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诉讼时效抗辩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即对已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且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诉讼时效只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即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抗辩的形式和时限

抗辩的形式可以是口头抗辩、书面抗辩或者通过律师代理提出抗辩意见。在诉讼中,抗辩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否则将被视为放弃抗辩权利。

综上所述,抗辩程序是指在诉讼过程中,被告方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主张,提出反驳意见和抗辩事由的法律行为。抗辩程序包括程序抗辩和实体抗辩,具体形式包括口头抗辩、书面抗辩和律师代理抗辩,并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