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论语包括以下几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巧言令色,鲜矣仁。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这些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