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申请取保候审
本人或家属及聘请的律师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审批取保候审
办案机关填写《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县市级公安机关批准。
提供保证人或提交保证金
提出保证人或提交保证金,经办案机关审查。
宣布规定和告知法律责任
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规定,交代事项,告知法律责任。
移交执行
将被取保候审人移交派出所执行。
案件继续处理
案件会继续进行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取保候审并不中断案件的正常流程。
解除取保候审
如果案件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在整个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如随传随到、不逃避或妨碍侦查等。同时,取保候审期满后,如果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可以视为自动解除,嫌疑人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但应继续保持警惕,以防案件有新的发展。
建议:
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免影响案件进展和自身权益。
家属和律师应密切关注案件进展,及时与办案机关沟通,了解案件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