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适用什么程序审理的

时间:2025-01-18 00:07:56 热门攻略

民事判决适用的审理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审程序

普通程序:适用于案情较为复杂的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简易程序:适用于案情较为简单的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二审程序(又称上诉程序或终审程序):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上诉案件,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上诉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引起的诉讼程序。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判决书在宣告或者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此不得上诉。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

适用普通程序,再审程序是指由有审判监督权的法定机关和人员提起,或由当事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再次审理的程序。再审程序可以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中的错误。

总结:

民事判决适用的审理程序包括一审程序(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不同的程序适用于不同情况和争议性质的案件,以确保审判的公正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