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公平论说是什么

时间:2025-01-18 01:11:17 热门攻略

程序公平论说关注的是决策过程的公平性,它强调的是 决策制定过程的公正性对于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这一理论最早由瑟保特(Thibaut)和沃尔克(Walker)在1975年提出,认为即使决策结果对个人不利,只要人们认为决策过程是公平的,他们的公正感也会得到增强。

程序公平论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致性规则:

分配程序对不同的人员或在不同的时间应保持一致性。

避免偏见规则:

在分配过程中应该抛弃个人的私利和偏见。

准确性规则:

决策应该依据正确的信息。

可修正规则:

决策应有可修正的机会。

代表性规则:

分配程序能代表和反映所有相关人员的利益。

道德与伦理规则:

分配程序必须符合一般能够接受的道德与伦理标准。

这些标准基本上代表了实现组织公平的主要程序内容。如果组织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执行,员工的公平感会得到提高,从而更卖力地工作。

此外,程序公平不仅关注决策过程的公正性,还关注分配结果反馈执行时的人际互动方式,这被称为“互动公正”。互动公正涉及员工在与上级的人际交往中所感受到的公平待遇程度,管理人员诚挚、礼貌、平等地与员工交往,能够提高员工感觉中的交往公正性。

综上所述,程序公平论说通过关注决策过程的公正性和人际互动的公正性,来解释员工对组织公平性的感知和行为反应,对于组织管理和员工激励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