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查程序是指为了确保某些特定标准或要求得到遵守而进行的一系列检查、验证和评估活动。这些程序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如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行政许可、碳核查、税务核查等。核查程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检查、审查和评估,来确认被核查对象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标准或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的核查程序
告知承诺核查:
核查时机:通常在许可证发放后的一定期限内进行。
核查方式:包括在线核查和现场核查,如检查、勘验等。
行政许可中的审查程序
形式性审查:
审查内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
审查方式:行政机关当场做出书面行政许可决定。
实质性审查:
审查内容:
申请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申请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和形式。
授予申请人许可证是否损害公共利益和利害关系人利益。
审查方式:
核查:根据法律条件和程序对有关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是否符合实际情形。
上级机关书面复查。
碳核查程序
签订协议:
核查机构与核查委托方签订核查协议,明确核查范围、应用标准和方法、核查流程、预计完成时间、双方责任和义务等。
核查准备:
核查机构选择具备能力的核查组长和核查员组成核查组,制定核查计划并确定任务分工。
要求核查委托方和/或重点排放单位提交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及相关支持文件。
文件评审:
对提交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及相关支持文件进行详细审查。
现场核查:
对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设施、工艺流程等进行现场核查。
核查报告编制:
根据核查结果编制详细的核查报告,包括发现的问题、建议和改进措施等。
内部技术评审:
核查报告需经过内部技术评审,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核查报告交付及记录保存:
将核查报告交付给委托方,并保存相关记录和文件。
税务核查程序
选择纳税评估的对象:
根据纳税人经济类型、管理类型、经营规模等分类方法或预先设定的条件和参数,对纳税人进行筛选,确定稽核评税对象。
审核分析:
采取计算机分析、人工分析或人机结合分析等手段,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核查。
约谈举证:
针对发现的疑点问题,要求纳税人到税务机关述明情况,并要求其他部门或异地税务机关进行核查取证。
评定处理:
根据审核分析和举证确认核实的情况,对疑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评定和处理。
这些核查程序通常都有明确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核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同的核查程序可能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和法规要求,因此在具体实施时需要仔细遵循相关的规定和指导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