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检疫申请
饲养单位或农户在动物离开产地前,需要提前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其设立的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点报告,并提出检疫申请。无产地检疫证明的动物一律禁止交易、屠宰和运输。
检疫审批
对于输入或过境运输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必须提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取得进境许可证。这有助于防止因不了解国外疫情和我国法律规定而盲目进口,从而避免经济损失。
境外预检
对进境种用动物,可以派出专家到输出国了解产地疫情情况,并监督输出国严格执行双方签订的动物健康议定书。这一措施对防止动物疫病疫情传入非常有效。
检疫报检
进境或过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必须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报检。报检时,货主或其代理人需出具相关文件,并如实填写报检单。报检单证的审核是货物入境查验的第一关。
现场检疫和隔离检疫
货物抵达进境口岸时,检疫人员会实施现场检疫,包括核对货证、查验运输记录、现场检查和实施防疫消毒处理。对于输入动物,如果现场检疫不能完全确定是否带疫,还将实施隔离检疫,并在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疫,以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检疫监督
对虽经检疫但仍存在传播疫病风险的动物、动物产品,需要实行检疫监督。这包括对生产、加工、存放单位实行注册登记制度、控制加工流程、建立健全防疫体系和管理体系等,确保进境动物、动物产品的安全卫生。
检疫处理
对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将采取强制性处理措施,如除害、扑杀、销毁、退回等,以阻止带有疫病疫情的货物入境或造成疫情传播。
出具检疫证明
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检疫人员会出具动物检疫证明。对于不合格的,会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并由货主或相关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总结:
动物检疫流程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方。通过这一流程,可以有效防止疫病传入和传出,保障公共卫生和动物健康。建议货主和运输单位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确保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安全合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