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审程序

时间:2025-01-22 19:21:11 热门攻略

二审程序,又称 上诉审程序,是指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二审程序的主要目的是对一审判决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对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特定争议作出最终解决。

二审程序的特点包括: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民事、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对第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服均可提起上诉。

审理程序:

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时,应对原审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事实和法律适用。

审限

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一般为3个月。

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一般为30天。

在特殊情况下,如需要延长审限,需经本院院长批准。

裁判结果

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原审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不当的,予以改判。

原审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的,可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或查清事实后改判。

法律效力:

二审判决、裁定是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再行上诉。

建议:

当事人应充分了解二审程序的适用范围、审理程序、审限和裁判结果,以便有效行使上诉权利。

在提起上诉时,应确保上诉材料齐全、准确,并按照法定期限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