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要什么程序进行监督

时间:2025-01-22 19:30:19 热门攻略

审计监督需要遵循以下程序:

审计计划

审计机关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组成审计组,并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审计实施

审计机关可以采取就地审计、送达审计、联网审计等方式实施审计。被审计单位应当提供便利条件和技术支持以及其他必要的协助。

审计组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被审计对象应当自接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逾期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审计处理与处罚

审计机关按照规定程序审议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对依法应当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向有关主管机关、单位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对依法应当由有关主管机关处理、处罚的,移送有关主管机关;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审计监督渠道

审计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上级审计机关通过对下级审计机关的质量检查、被审计单位申请复议或提出的申诉、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举报等渠道,对下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依法进行监督。

审计系统的外部监督:包括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审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对审计机关主要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督促审计机关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依法审计、依法查处问题、依法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聘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审计员,对审计工作方针、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包括司法机关通过审理审计行政诉讼案件实施的监督,有关部门通过调查处理审计移送事项实施的监督等;被审计单位的监督,包括被审计单位通过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异议、对审计决定不服依法采取救济措施或提出申诉等方式实施的监督;社会公众的监督,包括通过群众举报、媒体批评性报道、查阅审计结果公告等实施的监督。

审计方法

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时,可以依法行使以下职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资产管理有关的资料;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职责或者经营范围、管理制度和绩效目标等基本情况;检查被审计单位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以及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

审计程序步骤

确定审计的目标;

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

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符合性测试;

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实质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撰写审计报告。

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时,应当出示审计人员的工作证件和审计通知书副本。

这些程序和监督渠道共同构成了审计监督的完整框架,确保审计工作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