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抽凭是一种审计程序,用于 检查、核对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以验证被审计单位账务处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下是抽凭的具体步骤和目的:
准备工作
审计师需要准备审计抽凭表、账目凭证、业务凭证等审计文件,并确定审计重点和目标文件。
抽取账目凭证
审计师根据负责审计的重点和目标,从期初账目凭证中抽取有代表性的凭证,使其得到测试。
进行审计检查
审计师根据已定的审计标准或审计流程进行审查,包括:
审核会计报表项目的数字方面。
审核会计凭证,检查会计科目是否准确。
检查记账凭证所附支持性文件恰当性,确定后附原始凭证能否支持、证明记账凭证中所记载的会计分录。
检查记账凭证是否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检查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的金额是否一致。
检查记账凭证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检查记账凭证是否经过恰当授权。
记录审计抽凭结果
审计师对所审查的抽凭凭证中的特定会计工作内容进行记录,并同时记录审计抽凭的结果。
建立审计报告
审计师按照审计抽凭表中的结果,就抽凭结果无误的情况,建立审计报告,对其他可疑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并报告。
选择抽凭样本
根据被审计单位凭证数量及会计科目的使用情况,初步确定抽查的会计科目及每月凭证抽查的数量。
对被抽查的会计科目及会计凭证,主要检查财务手续是否履行齐全、财务内控制度是否有效、凭证要素是否齐全、所附原始发票是否符合规定、金额是否正确、与日记账、明细账是否相符等,并记录审计底稿。
分析抽凭样本
审计人员通过检查抽凭样本,分析其内容,归纳审计结论,以评估文件的准确性和审计对象的财务活动的正确性。
通过上述步骤,审计抽凭能够有效地帮助审计师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确保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