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的用户程序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主程序:
这是用户控制程序的核心部分,由用户用编程器写入PLC内存中,用于完成用户所需的各种控制要求。主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只能有一个。
子程序:
子程序是独立的功能模块,根据程序设计人员的安排放置在副程序区。子程序在需要时被调用执行。
中断服务程序:
中断服务程序用于处理PLC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中断事件,它们也是独立的功能段,依据程序设计人员的安排放置在副程序区。
事件程序:
事件程序并不作为正常扫描周期的一部分来执行,而是在特定事件发生时才执行。
功能块和函数:
在一些PLC系统中,用户程序还可以包括功能块(FBD)、函数(FC)等高级编程结构,用于实现更复杂的控制逻辑。
编程语言:
用户程序通常使用梯形图(Ladder Diagram, LD)、语句表(Statement List, STL)和顺序功能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 SFC)等编程语言来编写。
程序结构:
用户程序的结构通常包括主程序、子程序、中断程序等,有些系统还支持功能块和函数等高级结构。
编程方法:
用户程序的编写方法包括起保停、状态转移、顺序功能图等。
处理的物理量:
用户程序处理的物理量包括开关量、数字量、模拟量、脉冲等。
操作功能:
用户程序可以根据操作功能分为手动程序、初始化程序、自动程序、通讯程序、故障报警程序等。
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PLC的用户程序,用于实现对各种控制要求的响应和执行。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控制需求和系统配置,合理组织和编写用户程序,以实现高效、可靠和灵活的控制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