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管理程序是指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审计活动进行组织、指导、监督和评价的一系列活动和步骤,以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规范性和一致性。审计管理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审计计划
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明确审计的目标、范围、重点和时间表。
确定审计资源,包括人员、时间和资金等。
评估审计风险,确定重要性水平,并制定相应的审计策略。
审计准备
组成审计组,明确审计组组长和主审的职责。
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包括具体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并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
审计实施
通过审查会计凭证、账簿和报告,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进行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审计证据。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记录审计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发现的问题。
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合规性。
审计完成
审计组提出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审计机关对审计报告进行审议,提出审计决定或处理意见。
整理审计档案,进行立卷归档。
审计跟进
实施审计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和控制。
使用仪表板工具进行实时监督,确保审计结果得到执行和持续改进。
风险管理
进行彻底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点。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降低审计风险。
内部和外部审计管理
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内部和外部审计,确保合规性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这些程序共同构成了审计管理的完整框架,旨在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果,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