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依据及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5-01-22 20:29:09 热门攻略

执行依据及程序应当遵循以下步骤和要点:

执行依据主文

事实理由与法律规定:写明执行依据的事实理由与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生效法律文书:明确列出作为执行根据的生效法律文书,包括案件编号和作出单位。

申请人身份:提供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如居民身份证、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

执行程序

提出申请:申请人向法院提交执行申请。

法院审查:法院执行局对申请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符合执行条件。

发出执行通知书:符合条件的,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并告知履行义务。

财产查证: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状况或线索后,法院执行局应在5日内进行查证、核实。

执行依据的详细内容

案件编号:生效法律文书的案件编号,如判决书、裁定书等。

作出单位:作出法律文书的法院或其他法律机构名称,并加盖印章。

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详细列出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包括财产种类、数量、价值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五条规定了行政机关在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决定时的强制执行程序。

其他相关文书

支付令:法院依督促程序发布的支付令也可作为执行依据。

仲裁裁决书: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在一方不履行时可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书内容

申请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居住地、身份证号及联系电话。

被申请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居住地、身份证号及联系电话。

请求事项:明确申请执行的具体事项,如财产数额、执行方式等。

事实与理由:详细描述相关文书形成背景、内容、生效时间以及对方是否已履行义务。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点,可以确保执行依据及程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避免执行过程中的任何延误或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