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化验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采样
采用八点取样法,在被采样四周取有代表性的八个点,共采3~5千克,采样深度为0.4米。煤堆表面的煤不宜采取,因为堆表面的煤在空气中经受了不同程度的氧化后,性质逐渐变化。取样铲的使用角度与煤堆表面呈垂直状,遇到矸石、大块、黄铁矿时不可以随意舍弃。采样后如不及时化验,试样应密封。
破碎
将试样粒度破碎至<13mm或<6mm。水分小的可一次性破碎到6mm。
缩分
采用堆锥四分法(二分器法),取对角两份,另两份舍去,然后混合摊成圆锥状,进行缩分,直至最后缩分至所需重量(约100g)。
烘干
将缩分过的试样平摊于不锈钢盘中,厚度不大于粒度的1.5倍,待干燥箱温度升至145度时,将试样放入,鼓风条件下(提前3分钟鼓风),干燥30~40分钟。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
全水分(外水)
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的称量瓶,迅速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12g,平摊在称量瓶中。
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45度的干燥箱中,鼓风条件下,干燥30~40分钟(国标法:105~110度,鼓风情况下,烟煤1小时,无烟煤1.5小时)。
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在空气中冷却约5分钟,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分钟)。
进行栓查性干燥,每次30分钟,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1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应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作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此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相关步骤,例如添加药剂、分步释放、调整浮选条件、分析试验结果和总结经验等,这些步骤主要用于煤泥的浮选试验,以评估分步释放浮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