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程序工作方式是指 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程序会自动控制计算机按规定的顺序逐条执行指令,完成预定的信息处理任务。这一概念是现代计算机设计的基础思想之一。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程序与数据载入:
在程序运行前,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中。内存分为多个存储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编号,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指令执行:
当计算机启动时,CPU从内存中的指定位置取出第一条指令,并送往控制器进行译码。控制器根据译码结果向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指挥它们协同工作,完成该指令所规定的操作。然后,CPU自动取出下一条指令并执行,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程序执行完毕。
采用存储程序工作方式有以下优点:
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数字化信息表示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表示范围广,精度高:
依靠多位数字的组合,在表示数值时可获得很宽的表示范围以及很高的精度。
存储和传送信息容易:
数字化的信息可以存储、信息传送也比较容易实现。
应用广泛:
可表示的信息类型与范围及其广泛,几乎没有限制。
逻辑处理能力强:
能用逻辑代数等数字逻辑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形成了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基础。
存储程序工作方式的核心在于将程序和数据集中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并通过计算机自动执行这些程序来完成各种任务。这种方式是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基石,使得计算机能够高效、可靠地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