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手机的刑事责任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和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具体判罚如下:
抢劫罪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盗窃罪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判罚考量因素
犯罪手段:是否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
犯罪结果:是否成功抢夺手机,是否对被害人造成其他伤害。
犯罪动机和目的:犯罪的动机是否恶劣,目的是否明确。
是否有前科:是否为初犯或累犯。
是否赔偿被害人并获得谅解:是否有赔偿行为,是否获得被害人的谅解。
案例分析
案例1:被告人翟某因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翟某有如实供述、赔偿并取得谅解等情节。
案例2:检察院建议对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因为被告人具有初犯、已赔偿被害人并获得谅解的量刑情节。
建议
如果抢夺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且被告人有悔罪表现、赔偿被害人并获得谅解,可能会被判处较轻的刑罚,如缓刑、较短的有期徒刑及罚金。
如果抢夺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如暴力冲突、持械抢劫等,可能会被判处较重的刑罚,如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罚金。
最终判决结果将由法院根据具体案情和相关法律规定综合判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