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程序是指将 根据特定问题编写的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然后计算机按照存储器中的存储程序的首地址执行程序的第一条指令,并依次执行其他指令直至程序结束。这一概念最早由冯·诺依曼(J. von Neumann)在1945年提出,是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存储程序的主要特点包括:
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程序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0或1)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中。
程序控制:
计算机按照存储的程序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直到程序结束。这一过程称为程序控制。
自动执行:
计算机启动后,能自动地按照程序指令的逻辑顺序逐条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来,并自动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
存储程序的优点包括执行效率高和简化开发。然而,它也有一些缺点,如占用服务器端资源,以及在数据迁移时需要一并迁移。
存储程序可以分为几类,包括:
存储过程:
有输入和输出参数,可以执行一组SQL语句。
存储函数:
有一个返回值,可以执行一组SQL语句,并且可以传递参数。
这些概念在现代数据库系统中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允许数据库管理员和开发人员创建可重用的代码块,这些代码块可以高效地处理复杂的数据操作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