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程序是指 刑事诉讼中从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等材料开始,经过审查和处理,最终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系列诉讼活动。具体步骤包括:
接受立案材料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进行受理。
这些材料可以是书面或口头的,接受后应当进行初步登记和审查。
审查立案材料
对接受的材料进行核对和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审查过程中可以要求报案、控告、举报的单位和个人提供补充材料或作补充说明,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查。
处理立案材料
经过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作出立案决定,开始侦查、起诉或审判程序。
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作出不立案决定,并通知控告人。
立案的法律手续
决定立案的,应当制作《立案报告表》、《立案决定书》等法律文书,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决定不立案的,应当制作《不立案决定书》,并说明理由和法律依据。
立案程序是刑事诉讼的起始程序,具有法定性、必经性和专门性的特点。它是确保公安司法机关准确、及时、有效地处理刑事案件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