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什么法律程序

时间:2025-01-17 16:57:41 热门攻略

离婚的法律程序主要分为两种: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协议离婚程序

签订书面离婚协议

双方自愿离婚,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后,签订书面离婚协议。

申请离婚登记

双方持有效证件和离婚协议书共同到具有管辖权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填写《离婚登记申请书》。

冷静期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冷静期。冷静期内,任何一方不愿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审查与登记

冷静期届满后,婚姻登记机关将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证件和证明材料、离婚协议书等进行审查。对符合离婚登记条件的,予以登记并发给离婚证,至此婚姻关系正式解除。

诉讼离婚程序

起诉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起诉者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和副本,包括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及现住址,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等内容。

立案

法院对起诉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庭在收到完整的诉讼材料后,会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会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答辩

另一方当事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

证据交换

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以便法院审理。

开庭审理

包括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程序。进入开庭审理阶段,就需要提起诉讼的当事人提交相关证据。首先就是离婚原因,法官会询问当事人为什么要解除婚姻关系。

调解

法院会首先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法院会依法准予离婚。存在重婚、家庭暴力、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等情形,且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判决

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子女抚养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

建议

协议离婚:双方若能够协商一致,可快速办理离婚手续,但需注意冷静期的规定。

诉讼离婚:若协商无果,可通过法院解决,周期较长,但法院会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