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入殓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停灵
将去世的亲人停放在堂屋的正中央,头朝南。
子女在咽气前为死者穿上寿衣,通常包括白色衬衣裤、棉衣棉裤和黑色长袍,整套服装不能有扣子,要用带子系紧,表示后继有人。
入殓
事前孝子孝孙(男丁)穿孝服,由吹鼓乐师导引到平时吃水的井里或塘里,用水桶取少量水,丢几个铜钱或镍币到井里或塘里,俗称“买水”。
入殓时,将遗体放入棺材中,并进行整理和装饰。家属和亲友可以在一旁观看,但不要干扰入殓师的工作。
在入殓前,需要准备四样东西:铜钱压口、绑脚绳绑脚、左手握打狗干粮、右手握鞭。这些物品摆好后,将遗体放入冰柜存放。
出殡
一般死者讲究三天出殡,但只要不是正月,并没有七不出八不埋的说法。应尽快炼化死者。
出殡当天,瞻仰遗容过后,长子或长女为死者摔火盆,然后将死者送去火葬场。
尸体火化时,家属可以将花圈等烧掉,然后返回领取骨灰。骨灰炼好后,先将头盖骨拣出,装好其他骨头后,将头骨置于上面。
这些步骤体现了东北地区的丧葬习俗和传统,尊重和纪念逝者,同时也体现了对家属的慰藉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