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教学是一种 个别化教学方法,它允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这些材料被组织成特定的顺序和小步子,并附有习题和答案,学生可以通过机器或程序课本进行学习。
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操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由斯金纳通过动物实验建立。该理论认为,通过及时强化和积极反应,可以有效地塑造和改变学生的行为。
程序教学的特点包括:
个别化学习:
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进度进行学习,不受其他学生的影响。
小步子教学:
将学习内容分成许多小步骤,每个步骤都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及时反馈:
学生在完成每个小步骤后,都会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调整。
自定步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和理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
低错误率:
通过小步子和及时反馈,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从而降低错误率。
程序教学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和世界的中小学教育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并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