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违法是指 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程序要件,这些要件包括方式、步骤、顺序和期限等。程序违法可以发生在诉讼的不同阶段,如立案与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并可能涉及审判组织的选择、是否公开审理、通知义务、告知当事人权利以及妨碍律师行使辩护权等方面。
具体来说,程序违法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未遵循法定程序环节:
行政行为未完全按照法律规定的步骤进行。
违反法定时限:
在行政许可、处罚等过程中,未在法定期限内完成相关程序。
增设程序义务:
在法定程序之外增加额外的程序要求。
法定步骤颠倒:
未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执行程序。
违反法定形式: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未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进行。
违反行政管辖规则:
法院或行政机关未遵守关于管辖权的规定。
审判组织成立违法: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未回避。
证据取得的违法:
法院工作人员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如阻止证人作证、伪造证据等。
审判期间存在违法情形:
如超过法定期限未审结案件。
程序违法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例如在民事诉讼中,程序违法可能导致案件被发回重审。因此,法院和司法人员在从事司法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程序公正合法。